在腾讯的第八个两年

Ghostzhang 发表于

这世界上有两种东西经不起计算,一是钱,另一个是时间。一转眼,又一个两年过去。回想这两年的时间,没什么特别的印象,在疫情之下,生命的话题从未有过的被重视,以前遥不可及的『死亡』可能转瞬出现,当恐惧变得麻木,总会出现一些更大胆的想法。

这两年身体明显出现了问题,右眼视网膜从之前的病变到去年出现轻微的脱落,现在看东西还是有一层灰色的『滤镜』,当然也因此对眼睛多了解了一些,于是无意间也找到了页面内容为什么要定宽的原因(见《页面内容最大宽度推导》);然后是慢性鼻炎变成了鼻窦炎,引起了咳嗽,几乎每天凌晨就咳醒,搞得觉都睡不好;更郁闷的是还不能有稍大一点活动量的运动,心率一上来还会咳到喘不过气,一度担心变成哮喘;再然后是鼻窦炎引起了上颌窦粘膜下囊肿,好在是良性的概率比较大……(恶运退散!!!)

可能是这么多事凑一起了,胡思乱想的时间也多了。

设计与开发

学过画的同学会发现,作画时的步骤都是先整体定型再局部刻画再整体调整。初学者往往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只盯着局部画,可能画得很仔细,但一放到整体上就会觉得并不和谐。长时间在这种思维的框架下,看问题会更关注整体性,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。

写过代码的同学会发现,做一个项目时,往往是先把核心功能做出来,再往上面加更多的功能,不断迭代完善。长期在这种思维框架下,看问题时会直指核心,总试图找出最主要的部分。而且长期因为交付的压力,会更倾向于「复用」、「能用就行」的思考方式,缺乏对非功能需求的关注。

可能会有同学不同意,这也是我想说的,优秀的同学都是即关注整体又关心局部的,加油。

在思考方式上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别,实现模型和心理模型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。

交流的基础是同频

时常会遇到讨论中看着很积极,实际没有在同个频道的情况。在分析问题时也会遇到,思维发散之后不知道怎么收回,该往哪收。

特别在研发团队中,同个名词的定义可能因为上下文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定义,比如在学习交互设计的过程中,看到『概念模型』这个词,我最先想到的是业务建模里的概念模型,但进一步看了介绍后,才知道设计心理学里也有这个概念,而且定义是完全不同的。

因此,在讨论问题时,有必须对问题的边界进行明确,以减少因认知不同而产生歧义。分享一个自我觉查的方法:时不时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意思复述一遍,让对方确认。当发现对方表达的内容与你的预期有较大出入的时候,特别是一直无法达成共识时,就应该进行边界的确认了。

同样的,问题的不同层次也会引起理解的差异。比如结构层的问题,在表现层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。因为人之间的信息差,分歧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,不理解才是正常的,所以知音才可贵。

这让我想到『空杯心态』,同样适用于日常的沟通讨论中。

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,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。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,他态度傲慢。后来老禅师恭敬地接待了他,并为他沏茶。可在倒水时,明明杯子已经满了,老禅师还不停地倒。他不解地问:“大师,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,还要往里倒?”大师说:“是啊,既然已满了,干嘛还倒呢?”访客恍然大悟。

传说中,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。

我的理解是,『空杯』并不是要把已存在的东西清空,没有谁能真的做到(还记得《用户使用过后就知道了吗》中提到的『知识的诅咒』吗),而且谁知道要装的新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呢。『空杯』更重要的是不固执自见,不先入为主,听得进别人的观点,能理解别人的意图,而不是放弃自己的想法。

交流的基础是同频,同频的前提是接纳,接纳的开始是聆听。

交互设计与体验设计

这两年主要是做交互设计、体验设计的学习,主要的项目类型是内部用的研发支撑类产品,包括研发管理、研效工具等。在《在研发团队做交互设计》有更多的内容。

在《页面重构中的语义化》中我说重构做的事像『翻译』,

所谓语义化,就是尽可能的理解要表达的内容,选择适合的标签,将内容转换成浏览器认识的语言,通过浏览器传达给用户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更像是“翻译”。

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思考,我觉得交互设计在做的是『表达』。让产品与用户能在界面上进行交流,表现的是产品的『行为』,体验设计则是在展示产品的『个性』。实际工作中很难把交互和体验分开来看,某种角度来说,产品体现出的是『设计者们』的『个性』,用户是在隔着终端在与设计者们(可能大多数时候是指「老板」)交流。

体验的核心在于『管理用户情绪』

看了不少交互设计、体验设计相关的书籍和文章,我发现有一个共通的点,就是大师都是关心人的,关心人在使用产品中的感受,像《交互设计精髓》、《认知与设计:理解UI设计准则》、《用户体验要素: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》、《设计心理学》、《设计师要懂心理学》等;这不是废话吗?产品是给人用的,不关心人要关心什么?还有一类是教你怎么做的,像《界面设计模式》、《简约至上:交互设计四策略》、《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》、《交互设计精髓》、《Don’t Make Me Think》等。

其中,关于web端的交互体验部分,最主要的功能其实是安抚用户情绪,不管界面的显示、输入还是反馈,都是在减少用户等待(缓解焦虑)、减少犯错(缓解受挫)、提升效率(自我认同),其实都是担心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产生负面情绪,从而对产品产生不信任,进而弃用。反之,好的使用感受能帮助产品形成正面口碑,提升产品转化。

系列文章

讨论